: 媽媽, 育兒 一直以來,不少父母愿意遵從一些已被定論的育兒觀念去撫育自己的孩子。其實,隨著時間的推移,育兒觀念也在不斷嬗變。以下介紹的五種育兒觀就是根據最新研究結果而對父母的提示。 育兒觀念1:古典音樂可提高智商 分析:音樂可以豐富寶寶生活,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否多聽古典音樂就能提高智商?其實這個結論是源于1993年美國的一項實驗,在給學生聽或不聽莫扎克奏鳴曲的對比測試中,聽組的考分要高于不聽組而得出的結論,并且由此而被廣泛傳播開來。于是,專門播放給寶寶甚至胎兒聽的古典音樂CD也紛紛出版。讓媽媽們都相信,那些高雅音樂是可以提升孩子智力的。 更新版:一項研究顯示,讓4~6歲的孩子學習一些樂器,可以提高他們的記憶力和注意力。但究竟對孩子的智商有什么幫助,至今還沒有定論。因此,如果父母希望孩子能夠從音樂中獲益的話,還是建議在孩子年紀足夠大后學習一門樂器。 育兒觀念2:手語益于孩子早說話 分析:手語對幫助寶寶更早地表達自己的需求是有益的。但是專家認為,當父母對寶寶使用手語的時候,同時也在用嘴直接表達。也就是說,父母與孩子之間實際上是通過兩種方式進行交流的。這樣看來,手語對寶寶語言表達僅僅起到的是一些積極的輔助作用。何況目前尚沒有科學證據表明,早些說話、走路、識字對寶寶漫長的人生有多大的意義。 更新版:不應把手語當作育兒的功利性手段,而應作為與寶寶進行親子溝通的一種形式,在有時間、有精力的前提下進行。這樣做更有利于父母和寶寶在輕松愉悅的狀態下交流。 育兒觀念3:學步車有助寶寶走路 分析:一項研究證實,寶寶每使用24小時學步車,會使他獨自站立的時間推遲3.3天。而且學步車還有個更大的問題,是孩子容易在移動中發生磕碰或墜樓梯的事件。資料顯示,在學步車盛行期間,美國每年有2.5萬寶寶因此而發生意外傷害。 更新版:由于學步車很容易成為危及幼兒安全的隱患,還是別用它,讓寶寶從一開始就學習依靠自己的雙腳和雙腿站立和行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