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產, 安胎 自然流產是目前婦科臨床常見的病癥之一,發病率高達8-10%%,而且近年有上升趨勢。中醫認為,腎主生殖,若腎氣虧損,則易引發流產,那么,產前究竟應該如何進補? 懷孕的婦女最需引起注意的就是腰酸,中醫常以腹痛、下血、腰酸、下墜這四種癥狀來判斷胎兒是否安全,如果準媽媽出現陰道出血、腰酸、肚子痛等情況,應馬上去醫院就診,并服用安胎中藥。 如果是習慣性流產者,則應該在懷孕之前就進行中藥調理來預防流產。如果初次流產發生在懷孕一個多月之后,那么再次懷孕的準媽媽們應堅持服用中藥兩個月以上,并定時復診以觀察寶寶的情況。 中醫安胎是根據中醫婦科理論,對妊娠腹痛、胎漏、胎動不安、滑胎、胎萎不長一類可安之胎實施預防和治療,以期達到未孕先防、孕后及早安胎的一種綜合療法。腎為先天之本,主生殖,脾為后天之本,主氣血生化,因此,益腎健脾是安胎的基本方法。其中,黃芩和白術屬于安胎圣藥。此外,清代名醫張錫純有一副保胎名方,名為“壽胎丸”,即為這一基本治法的體現,也是安胎的常用中藥方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