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一年中,臨江市建國社區殘疾人協會通過解放思想,學習科學發展觀。始終按照“加強社區殘疾人工作,為殘疾人提供切實服務,倡導助殘風尚,構建和諧社會”的準則為殘疾人工作和服務。一年來,殘協始終把殘疾人的工作放在首位,急殘疾人之所急,想殘疾人之所想,在開展社區殘疾人工作中,邊實踐邊摸索、在改善社區殘疾人生活狀況、營造良好的扶殘助殘的社會環境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殘疾人的工作任重而道遠, 如何完成和做好上級殘聯所下達的工作任務尤為重要。協會利用兩個月的時間逐戶調查統計殘疾人的其本狀況等,準確細致地填寫了《殘疾人狀況登記表》。在即將接受省級領導檢查的社區殘協軟環境建設中,又經過一個月的調查和整理,精確細致地完成了為街道殘聯和社區殘協殘疾人工作檔案和各種計劃及規章制度。經市殘聯康復部部長呂偉的提前預檢,充分肯定了建國街道殘聯和建國街道建國社區殘協的工作,稱我們建國社區殘協是臨江市十七個社區殘協預檢中軟環境建設最好的單位之一。在殘疾人精防工作,白內障復明手術,殘疾人登記造冊等工作中,協會能在社區工作人員的幫助下,積極有效地完成了任務,及時快捷地上報了各種相關數據。做到了完成任務好,扎實工作強。 在今年的全國第十九次“殘疾人助殘日”期間,協會張貼自強標語40余副。5月17日協會召開第十九次“全國助殘日” 座談會,座談會邀請臨江市殘聯,建國街道及解放,世紀春,臺興三個社區殘協的領導和同事及轄區殘疾人代表共30余人參加。 殘疾人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它有著社會特殊性和必要的工作熱情,對殘疾人,要充分做到熱情、周到,微笑;對殘疾人的困難,要主動上前幫以解決,盡快幫助殘疾人走出困境,走出自卑,走上社會。在社區殘協工作中,社區和社區殘協本著服務于本轄區殘疾人角度出發,加大力度關心和照顧有困難的殘疾人和殘疾人家庭,。為了讓困難戶和殘疾人家庭過上一個祥和溫暖的春節,社區殘協為他們發放面粉,油200余袋(桶)。協會又為建國街道四個社區三百余戶殘疾人義務撰寫春節對聯三百余幅,并和解放等三個社區殘協一道發放到每個殘疾人的家庭。臨江市三位市府人員向社區殘協捐助了二百余件衣服,協會分別送到了李卓林,李成章,凌晶,劉英,張玉春,姜永芝,吳門輝等貧困殘疾人家中,在中秋節期間為患病的殘疾人困難戶蘭守華送去了節日水果和蛋糕。為程顯紅等4位精神殘疾人及時取藥及時送藥。為肢體重殘人發放輪椅2臺。為老弱病殘人按摩百余次。協會又積極配合市有關單位和領導進行一幫一的扶貧幫扶結對工作,成功結對26戶,為其困難戶解決錢款四千余元,面粉10袋,油7桶。通過一系列的幫扶惠民活動,,使其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增添了信心和勇氣。 協會在09年2月份得知社區殘疾人張玉春因丈夫患癌癥去世,她和剛剛上高一的兒子面臨家庭因無法支付取暖費而被迫停止供暖,生活出現困難時,協會積極組織社區居民為其捐款了1008元。協會副主席陳喜紅為張玉春上高一的兒子和貧困殘疾人劉英上大學的女兒每年資助1100元。 協會現注冊(本轄區)殘疾人46人,其中肢體殘34人,聽力殘3人,言語殘3人,精神殘4人,智力殘2人。在09年的殘疾人工作中,我們經過努力,現已建立家庭病房4戶,參加康復訓練的有5人,見效2人,赴白山免費做白內障復明手術2人,就業3人,為殘疾人辦理殘疾證1人,為殘疾人辦理優惠證6人。并組織社區有腦血栓后遺癥的患者到市殘聯康復中心參加康復訓練5人百余次。 在08年末協會在互聯網上成立了吉林省第一個社區殘疾人網站。成立了《飛翔》報社,并出版了2期《飛翔》吉林省殘疾人社區建設報,協會聯系街道解放,臺興,世紀春四個社區殘協副主席及報社成員三次到大湖社區,三公里北山社區兩個優秀社區殘協進行采訪和工作交流。報紙出版后呈報中國殘聯,省殘聯,市殘聯和寄往吉林省各地50余個社區殘疾人協會及臨江市17個社區殘協,受到了廣泛的贊譽。為關心和殘疾人事業的人們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和輿論窗口。吉林省殘聯王艷秋副理事長為建國社區殘協舉辦的網站和《飛翔》報予以了充分的肯定,臨江市殘聯理事長劉玉華也在09年臨江市殘疾人工作會議上對建國社區殘協予以了表揚。 總結一年來的工作,協會雖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各種措施還不完善,廣大的弱勢群體,尤其是殘疾人還期待我們為他們辦更多更好的事。因此協會將繼續入戶走訪社區的殘疾人,了解和調查他們的生活和需求,為他們多辦事,辦好事,為殘疾人事業作出應有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