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臨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多方采取積極措施,全方位加大工作力度,使全市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不斷加強,目前,農村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已經形成并發揮整體作用。 臨江市將教育經常化做為農村反腐倡廉懲防體系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強化教育機制建設。一是建立鄉鎮(街)機關干部經常化教育機制。對于鄉局級干部,除納入全市領導干部廉潔自律教育范疇外,市委組織部、市委黨校、市紀委監察局每半年定期舉辦為期一周的鄉局級干部培訓班;各鄉鎮(街)每半年定期對機關黨員干部培訓一次,形成制度化。二是建立各站辦所經常化教育機制。站辦所人員除參加鄉鎮(街)定期舉辦的培訓外,還建立了以行業作風建設為主要內容的各主管部門每半年一次的定期培訓制度。三是建立村干部經常化教育機制。每逢全市各村“三委”換屆剛一結束,市委組織部、市委黨校、市紀委、市農業局都及時舉辦“村支書、村委會主任培訓班”和“村監委會人員培訓班”,由黨校專職教師就國家各項惠農政策、村務公開、村務監督委員會職能作用特別是“紀律處分”、“黨內監督”和“黨員權力保障”三個條例等強化農村基層民主監督相關內容進行授課。四是廉政文化教育進農村常態化。制定了《臨江市開展廉政文化建設進機關、社區、家庭、學校、企業、農村活動的實施方案》和《廉政文化建設監督反饋制度》,全市各鄉鎮街、各行政村全面建立健全了農村廉政文化建設機構,建立完善各項軟硬件基礎設施,特別設置了宣傳板、活動室、舉報箱。五是建立查糾、查建、查教、查防有機結合的教育機制。制定實施了《對查處案件涉及有關黨風廉政建設問題落實“整改措施監督反饋”制度》,這項制度建立實施,確保了查糾、查建、查教、查防的有機結合,保證了查處案件的警示教育輻射作用,有效彌補了案發單位在制度、機制、管理等方面存在問題或漏洞,避免了再度發生類似案件的。這項制度相繼被中央、省和白山市紀委推廣交流。 三年來,全市共查處村干部25人,對36名考核排位靠后的村干部進行了誡勉談話,有51名不稱職村干部和監委會成員被調整;農村信訪率同比下降80%,進京去省上訪率為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