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工街道黨工委在學習實踐活動中,嚴格按照“黨員干部受教育、科學發展上水平、人民群眾得實惠”的總體要求,緊密結合轄區實際,做到“五個結合”。 一是與加強機關作風建設相結合。首先是加強學習,在認真搞好集中學習和自學的同時,每名班子成員領學一堂課。根據轄區失業、無業黨員較多、經常外出務工的實際,邀請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隊為部分無業黨員進行了出國務工知識講座。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隊的負責同志認真講解了出國務工的基本程序、涉及費用及需要注意的問題,并發放了宣傳單,轄區居民50多人聆聽了講座;其次是認真組織網上答題活動,擴大網上答題參與面,針對部分黨員沒有條件參加網上答題的實際,我們將網站答題的問題摘錄下來,印制成答卷,下發到各基層黨組織,方便那些無條件上網的參學黨員參加網上答題活動,擴大了網上答題活動的參與率,取得了較好的活動效果;三是在街道機關開展了“節約從我做起”活動,進一步規范機關辦公行為,印制了《森工街道打印、復印材料登記表》,從節約使用每一張紙做起,加強機關用電、用水及辦公經費的管理,進一步整頓機關作風,樹立為民服務的良好形象。 二是與重點項目建設工作相結合。一是6000平方米的林業棚戶區改造項目,大約投資6000萬元左右;二是刨花板公司投資5000萬元的技改項目(計劃6月份簽訂合同,年末投產);三是投資80萬元新上復合材料托板生產項目,計劃今年4月末達產,年創產值400萬元,年創利稅可達40萬元;四是投資500萬元的供熱管網改造工程;五是繼續抓好北山流域治理工作,對兩條溝壑進行設計治理,預計投資20萬元;六是投資1500萬元改造三公里的供電網絡。 三是與解決重大民生問題相結合。重點解決轄區的環境衛生、供熱、供電、交通等群眾關注的焦點問題。爭取資金對轄區住宅樓防水層進行改造和維護,并對街路兩側花草樹木及公共設施進行重新規劃和維護,對馬道口至機械廠1.5公里的河堤進行加固,進一步改善居民居住環境,結合城網改造工程,對轄區的供電網絡進行重新設計改造,對臨江至三公里的公路路面進行修整和維護。 四是與打造平安社區工作相結合。深入開展“平安建設”活動,建設和諧社區。我們制定了“鄰里守望”工程公約,建立了鄰里守望組織體系,在轄區86棟樓中設樓棟長86人、設單元長287人,在6764戶居(村)民中,成立了948個“鄰里守望”互助組,設互助組長948名。其次印制了“鄰里守望”聯系卡、警民聯系卡,并將其發放到各“守望”組織成員中。并建立健全了“鄰里守望”各項制度,設置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安全防控體系圖》、制作了《鄰里守望示意圖》,建立健全了《治保會工作制度》、《調委會工作制度》等機關工作制度,積極探索社區矯正工作的新路子,層層簽訂了矯正工作包保責任書,將上級下達的各項工作任務,層層分解到各社區矯正成員單位,同時,我們在森工北山建立了社區矯正新生公益林,作為社區矯正對象公益勞動基地,以促進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矯正其不良行為,提升其道德修養。目前在我街道監外服刑的8名社區矯正對象,都能夠自覺接受監管,認真改造,增強了他們改過自新、回歸社會的勇氣和信心。 五是與加強社區文化建設相結合。積極整合原有文化資源,不斷挖掘新亮點,通過文體活動創建,把豐盛的文化“佳肴”變成人們可口的“精神食糧”送到了社區居民們的面前。我們為居民們無償提供文化娛樂場所,使社區居民室內活動有設施、室外活動有場地,極大地豐富了居民的業余文化生活。重新組建了社區文體協會,社區下聘書聘請了本轄區內文體骨干分別擔任了羽毛球、乒乓球、門球、秧歌、舞蹈、戲曲民樂等隊的隊長。社區還將200余平方米、藏書4萬余冊的圖書館向轄區居民開放,方便轄區居民閱讀和查閱資料等。為臨江市乒協無償提供了700余平方米的訓練場地和10張乒乓球臺,供居民閑暇之余健身娛樂。各項文體活動的開展,為街道的文體活動和臨江的體育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